提案人:民盟宁国总支
2017年底,我市总人口38.69万,其中60岁以上8.52万,占总人口的22.01%,高于全国15.5%的总体水平;65岁以上人口5.76万,占总人口的14.88%,高于全国10.10%的总体水平。由此可见,我市老龄化现象更为突出。大力发展养老事业,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民生工程。
目前,我市已建成敬老院18家,另有宁国市社会福利院,两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,能够满足老年人口每千人43张床位的要求,2020年的目标为每千人45张床位。总体看来,我市养老事业,通过逐年增加财政投入和体制机制创新,已经实现了养老机构的全市域覆盖和老有所养的基本目标,在全省处于先进地位。
然而,由于历史欠账与经费投入不足等,还存在许多问题与矛盾。一是,占老年人口95%的人群,只能依靠居家养老的方式,存在安全、治病、护理、乐享等方面困难。二是,现有敬老院,大多空间不足,多采取厅堂式集中看护方式,条件简陋、拥挤不堪。三是,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,因政策弊端,发展受到制约。四是,区域发展不平衡。东片相对较好,西片部分乡镇如霞西镇敬老院,仅能满足60%的社会需求。五是,专业护理(尤其是特护)人员严重短缺,养老服务质量亟待提升。因此,要让我市60%以上老人达到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乐的目标,构建老龄社会和谐局面,还有很大差距。为此,建议:
一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。市社会福利院及部分公建公营的养老机构,应尽快施行改制,将机构的经营与管理让位于市场,从而提高公共财政和资源的利用效率,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,覆盖更多受众人群。
二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。有限的公共财政,应尽可能用作引导与激励,以撬动社会资本市场。应积极尝试政府购买服务、三P项目、公建民营、财政补贴居家养老等多种方式,引导和培育养老产业,构建多元化投入、多层次供给、科学高效的社会养老体系。
三、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。首先,对现有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,应借鉴苏州经验,尽快打破医保政策弊端,让老人享受到医养一体化服务的政策便利。其次,对新建的养老机构或项目,应限制单一功能的模式,提高规格。可借鉴南京君颐东方模式,以医养结合为起点,乃至集康养、护养、颐养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模式。数据显示,我市低投入、低收费的保障性养老,已经基本饱和。
四、积极化解人才短缺矛盾。眼下,我市养老护理专业人员极度短缺。为化解这一矛盾,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,对从业者,可借鉴北京市的做法,提高待遇和福利,以增加吸引力。还可投入专项资金,利用社会福利院的资源,通过对非专业人员的培训,扩大护理人员数量。
电话:13956570999 E-mail:139619369@qq.com 网站备案号:皖ICP备17001350号-1
版权所有:政协宁国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:宁国论坛
(建议使用1440×960分辨率Chrome内核浏览器访问)